近日有報導指出,有民眾在飯店等公共場所洗澡,沒穿拖鞋,卻感染HPV。(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期有關HPV疫苗的衛教相當常見,讓不少人更加了解何謂HPV。部分人聽到HPV,直覺認為是「性接觸傳染」;但有新聞提到,很多人在飯店洗澡就感染HPV!這是真的嗎?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解析,若是踩到病毒而感染,稱為足底疣型HPV(皮膚疣),名字一樣卻截然不同。蘇怡寧同時說明生殖器型HPV與足底疣型HPV(皮膚疣)。
蘇怡寧在臉書粉專「蘇怡寧醫師愛碎念」表示,近日有新聞指出有人在飯店甚至公共浴池「光腳」洗澡,卻感染HPV。蘇怡寧說明,這個疣跟生殖器型HPV是不一樣的:在公共浴室、泳池光腳,理論上確實可能感染足底疣型HPV(皮膚疣)、但也不常見。至於生殖器型HPV,根據研究幾乎是不可能這樣傳播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怡寧表示,生殖器型HPV最主要還是透過性接觸傳染(包含生殖器接觸、皮膚黏膜接觸),母嬰垂直傳染偶爾會發生(如產道感染),至於間接傳染就非常罕見。「理論上」可能透過共用毛巾刮鬍刀,但幾乎沒有明確案例。
另一方面,蘇怡寧也說明生殖器型HPV:引起菜花(生殖器疣)和引起子宮頸癌的HPV,其實都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但引起的型別致病機轉和疾病嚴重程度不一樣。會引起菜花的是屬於低危險型HPV(Low-risk types),譬如說6跟11型,幾乎不會產生癌病變潛伏期也比較短。病毒多在表皮增殖誘發良性乳突狀或菜花狀增生,但不會整合到宿主DNA中,因此幾乎不會導致癌症。
會引起子宮頸癌的HPV則是由高危險型HPV(High-risk types)引起的,譬如說最常見的16或18型還有31,33,45,52,58等等。這些高危險型別具有高度致癌性潛伏期也比較長甚至到10幾年才發病,高危險型的病毒基因可能整合入宿主細胞DNA長期表達E6E7癌蛋白並抑制腫瘤抑制基因,長期慢性感染導致上皮異常增生並可能進展為癌前病變(CIN)甚至子宮頸癌。不過兩者傳染途徑,主要都是透過性接觸傳染,包括陰道、肛交、口交等等,不包含摸到馬桶這類的。
國健署表示,目前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3種HPV疫苗上市,不論施打哪1種疫苗,皆可預防最重要的第16型及第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保護力約8年。政府針對部分族群,有提供公費施打對象,非補助對象或不想施打公費補助疫苗,可選擇至有提供HPV疫苗接種的醫療院所自費接種。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