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孩子熱情卻沒人緣? 心理師授4招不再白目 – 自由健康網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分享,活潑孩子的雙面刃可能是因為太過熱情而沒有界線;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若孩子性格熱情、堪比里長伯,總是能很快地與人打成一片,該如何幫助他們發揮正面優勢,避免因為沒有邊界感踩到地雷而不自知呢?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列出4個方法:慢下來觀察別人與場合、練習接受拒絕、理解內向同儕感受並調整說話方式、接納不同的喜好。

黃閎新於臉書專頁「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發文分享過往遇到熱情孩子的經歷,像是有個孩子每次上課前都能在等候區交到新朋友,30秒內就能玩在一起;另一個孩子則以「大聲公」聞名,他沒有要吵架,只是習慣用很響亮的聲音展現自己;還有一個是具有「當自己家人」個性的孩子,總能號召大家一起來玩自己發明的新遊戲。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閎新提醒,如果這些孩子的父母是個性謹慎、很重視界線和禮貌的人,看在眼裡可能會覺得膽戰心驚,甚至好氣又好笑,覺得孩子為什麼這麼「厚臉皮」?其實,每個孩子的特質都有可能是雙面刃,重點不在於壓抑,而是如何幫助他們發揮自身優勢,避免踩雷而不自知或感到委屈。因此,他分享4個方法,協助爸媽更好地引導孩子:

●慢下來觀察別人與場合:孩子可以先看清楚情境,再決定怎麼開口。例如:「你在玩積木嗎?我也想一起!」這樣比直接衝上去更容易被接受。

●練習接受拒絕:孩子需要知道,被拒絕不代表自己不好。例如:「如果別人說不要,你可以回:『好,那我等一下再問。』」這樣能保有彈性,也避免尷尬。

●理解內向同儕的感受,調整口氣與音量:透過角色扮演,幫助孩子體會害羞同學的心情。例如:「想像一下,如果你很害羞,突然有人大喊:『快來玩!』可能會嚇到人。你可以換成溫和的口氣:『要不要一起玩?』這樣對方更容易接受。」

●主導時接納不同的喜好:孩子常常很會帶頭,但也要學會妥協。例如:「如果你想玩下棋,但有人想打球,可以說:『那我們先下一局棋,再去打球,好不好?』」這樣能兼顧不同的需求。

黃閎新提醒,孩子的熱情和活潑,本身就是很珍貴的優勢。如果能在過程中學會觀察、等待和尊重,他們就能在保持真誠的同時,也被更多人喜歡和接納。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健康網》流感疫苗開打!研究:接種可降低猝死、中風危險 – 自由健康網

健康網》膽固醇高非關蛋黃 醫揭真正元凶 – 自由健康網

蒂姆·庫裡(Tim Curry)在2012年之後在使用健康和輪椅的情況下公開了。 | ARCH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