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學文獻 網路分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為讓孩子從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到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帶領下,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今年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器官的構造、運作。

cnews124250818a03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健康。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市多攜手萬事達卡 刷Costco富邦聯名卡抽東京馬拉松2026參賽資格

毛爸毛媽福音!好市多攜富邦產險推黑鑽會員寵物專屬保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慶祝醫師節 縣府表揚優良醫師張慧馨、資深醫師劉增應



 連江縣衛生局舉辦優良醫師表揚活動,由縣長楊綏生表揚今年優良醫師張慧馨,並藉此機會肯定地區醫療團隊的辛勞與貢獻。(圖/文:曹重偉)


 【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慶祝醫師節,連江縣衛生局昨晚提前舉辦年度優良及資深醫師表揚活動,由縣長楊綏生表揚優良醫師張慧馨、資深醫師劉增應;楊綏生致詞肯定醫療團隊過去的傑出表現,民眾對醫療滿意度也是非常高,鄉親有目共睹,勉勵大家積極提升醫療品質,為民眾健康繼續努力,進而多關懷在地社區,讓鄉親健康更有保障。
 11月12日是國父誕辰紀念日,也是國定的醫師節,為紀念屬於醫師的日子,衛生局昨晚提前舉辦101年度醫師節表揚典禮暨慶祝餐會,衛生局長謝春福、縣立醫院院長曹祥平也在會場外迎接來賓的到來;昨天到場來賓相當多,包括縣長楊綏生、議長陳貴忠、立委陳雪生、議員李金梅、林惠萍、縣府秘書長劉羽茵等均到場共襄盛舉,一起表達對醫護同仁的祝賀慰勉之意。
 表揚典禮由縣長楊綏生主持,致詞時特別指出自己從民國70年返鄉,前29年都在當醫師,現在雖然轉換跑道,但想為鄉親服務的心情是一樣的,而這幾年醫療團隊的貢獻大家是高度肯定,包括去年生育率全國最高、死亡率全國最低、結婚率全國最高、離婚率全國最低等傑出表現,要感謝醫護人員們過去的辛勞與努力,也勉勵大家持續提升醫療品質。議長陳貴忠肯定衛生局及縣立醫院的團隊精神,值得其他單位學習;立委陳雪生也強調醫護工作非常辛苦,會在立法院持續為地區醫療發聲,讓地區醫療品質更精進;局長謝春福特別向來賓介紹新到任的幾位醫師,也強調醫護同仁一定會兢兢業業,提供鄉親更優質的服務。
 今年獲選優良醫師為張慧馨,71年次,現為連江縣東莒衛生所主任兼醫師,於99年度接受小兒科專科醫師訓練結束後,先後分派至連江縣立醫院及東莒衛生所服務,不辭辛勞。目前持續於東莒衛生所為離島醫療照護盡一份心力,熱心參與東莒地方事務,推展公共衛生保健業務不遺餘力,提升鄉親對於地區醫療水準的信心,並深獲莒光地區鄉親的好評。由於往年地區小兒科醫師缺乏,不辭搭船辛勞,巡迴支援西莒、北竿衛生所及連江縣立醫院兒科門診,為鄉親提供兒科專業醫療,守護下一代的健康,看診態度親切有佳,耐心向病患或家屬解釋病情,並持續提升本身的醫學知識。
 今年獲選資深醫師為劉增應,47年次,現為連江縣立醫院師一級醫師;分別服務過連江縣衛生院、連江縣衛生局及連江縣立醫院,目前擔任連江縣立醫院內科醫師。劉增應醫師於醫學院畢業後隨即返鄉服務,於連江縣衛生院擔任醫師並負責推展公共衛生及醫療保健工作。民國82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終止,連江縣衛生局成立,劉增應醫師開始擔任連江縣衛生局局長一職至99年4月30日,期間致力與軍方醫療體系溝通協調,簽訂軍方醫療支援協定,以彌補醫療能量之不足。為保障地區軍民生命安全,啟動緊急醫療直升機後送計畫,使得急重症患者能後送至台灣本島救治,民國89年更與中央健康保險局推動「馬祖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引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療資源進駐,提升專科醫療能力,並向衛生署爭取經費,實施馬祖地區醫事人員培育計畫,為充實醫療人力作長遠之計,劉醫師更由於其優良表現,榮獲模範公務員、全國社會優秀青年、第6屆醫療奉獻獎等多項殊榮。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在屏東瑪家鄉三和中村的長老教會裡,傳出陣陣笑聲與驚呼聲。這裡正舉辦一場特別的夏令營,由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原資中心)攜手醫學系,帶領40位部落學童透過四天營隊,打開醫學的世界之門。

義守夏令營走進偏鄉部落,傳遞醫學知識與關懷。義守大學/提供


這是義守大學連續第二年進入中村舉辦營隊。對孩子來說,這不僅是一場活動,更是一年來最期待的「約定」。去年營隊結束不到一週,就有孩子迫不及待問:「大哥哥大姊姊,明年還會再來嗎?」當醫學系學生再次出現在教會裡,那份等待終於有了回應。


籌備近半年的夏令營,不只是單純的衛教,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啟蒙之旅。醫學系總召黃永勳帶領同學,將艱澀的醫學專業轉化為孩子聽得懂、玩得樂的趣味課程。今年課程以「認識登革熱」為核心,循序設計噬菌體與DNA實作、跑電泳、果糖分計算機操作,甚至用顯微鏡觀察果蠅神經肌肉接點。孩子們驚喜發現,醫學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能透過眼睛與雙手真實體驗。課程還融入大地遊戲闖關,讓知識在笑聲與互動中自然吸收。


中村教會主任牧師孫子貴表示:「神學與醫學的緣分密不可分,許多傳教士同時也是醫者。」他認為,義大醫學生走進教會,彷彿延續著百年前醫療與教育並行的傳統。教育傳道師壹喬·法之山也動容指出:「孩子們臉上的喜悅,就是最真實的見證。去年的期待,如今成為今年的滿足。」

義守夏令營走進偏鄉部落,傳遞醫學知識與關懷。義守大學/提供
義守夏令營走進偏鄉部落,傳遞醫學知識與關懷。義守大學/提供


原資中心主任趙仁方則說明,營隊不只是傳遞醫學知識,更希望孩子能在過程中找到夢想,並把所學帶回家中與家人分享,提升社區健康意識。同時,對醫學生而言,這更是一堂無可取代的必修課。他們在設計教案、引導互動中,學會了團隊合作與人際溝通,也在孩子專注的眼神中,看見了身為醫者的社會責任。


四天的營隊,悄悄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醫學的夢想、知識的嚮往,以及對世界的好奇。對義守大學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夏令營,更是一種「在地深耕」的實踐。當大學生走入部落,帶來的不只是醫學課程,更是希望與連結。而當孩子們笑著說「明年還要再來」時,這份善的循環,便已在瑪家鄉群山間靜靜展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是醫師也是YouTuber!血液腫瘤科醫開頻道 傳遞正確知識、為癌友打氣

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楊成醫師從醫20幾年,面對成千上百的癌症病人,希望透過更多元的管道傳遞對病人有幫助的資訊,讓醫療不僅限於診間。因此成立「聽聽癌症在說什麼」的主題頻道,包含podcast、YouTube、FB粉絲專頁,和病友互動,也傳播正確與最新的醫療知識。

透過臨床點滴 看見癌友需求

每位病人或家人面對癌症,反應皆不太相同,有些從得知罹患癌症開始,無數的挑戰伴隨而來,有些病人對回診檢查好像要被宣判一樣,渾身不對勁,揮之不去的想像和負面感受持續產生。

有些癌症末期病人積極地想要存活,努力接受治療卻忘了保留一點時間好好的跟家人相處;更有病友因為害怕化療而尋求另類療法,反而延誤了治療的機會。李楊成醫師表示,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分享,希望集結整理成易懂的資訊,幫助更多癌症病友。

錄製癌症節目 正確知識傳遞

李楊成醫師說,因為關於癌症的資訊多且紛亂,因此從去年開始開設podcast「聽聽癌症在說什麼」節目,陸續開立YouTube頻道跟FB粉絲專頁,跟大家分享癌症治療資訊與病友故事,也邀請病友一起來互動。裡面有哀傷,也有喜樂,更有一些令人感動的心情故事,同時提供醫療新知,還邀請保險業務專員,分享運用保險資源,畢竟癌症治療是條漫漫長路,而且所費不貲,雖然健保給付部分癌症,但如何善用商業保險支應,接受較能負擔得起治療方式也是一門學問。

李楊成醫師表示,希望這些頻道可以提供多元的資訊,讓病友藉由分享故事,能彼此得到正向力量,也避免一些醫療知識誤解,造成病人的傷害。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小小醫學營提供多元的課程,核心教案「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馬偕醫學大學提供)

圖文/鏡週刊

為讓孩子能自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今年8月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ㄧ帶領下在麥寮國小舉行,其間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本次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某一器官的構造、運作。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祖父母,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的健康。

更多鏡週刊報導
電商攜手黃國倫、寇乃馨夫妻 力挺瑪利亞基金會籌建「安老家園」
趁女員工提離職性侵 餐廳老闆賠償卻不認罪下場曝
議員黑手伸義交/揭北市義交黑幕!市府幕僚妻空降領乾薪 議員把持大隊橫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在屏東瑪家鄉三和中村的偏鄉裡,中村長老教會裡卻傳出陣陣笑聲與驚呼聲。這裡,正進行著一場不一樣的夏令營。義守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原資中心)與醫學系攜手,帶著一群大學生,陪伴40位部落學童,用四天時間打開醫學的世界之門。

這是義守大學連續第二年來到中村舉辦營隊。對孩子而言,這不僅是一場活動,更是一年來最期待的「約定」。去年營隊結束後,不到一週,就有孩子迫不及待問:「大哥哥大姊姊,明年還會再來嗎?」今年,當醫學系學生再次出現在教會裡,那份等待終於有了答案。籌備近半年的夏令營,不只是單純的衛教,而是一次精心設計的啟蒙之旅。醫學系總召黃永勳帶領同學,將艱深繁複的醫學專業轉化為孩子聽得懂、玩得樂的趣味課程。今年營隊以「認識登革熱」為核心教案,循序帶領孩子體驗噬菌體與DNA實作、跑電泳、果糖分計算機操作,甚至透過顯微鏡觀察果蠅的神經肌肉接點。孩子們驚喜發現,醫學並非遙不可及的艱澀知識,而是能透過眼睛觀察、雙手操作而真實呈現。課程更結合大地遊戲闖關,讓醫學知識在笑聲與互動中自然吸收。學習,不再只是冰冷的名詞,而是一段充滿驚奇與探索的體驗。

中村教會主任牧師孫子貴分享道:「神學與醫學的緣分,其實密不可分!」回顧長老教會的宣教歷史,不少傳教士同時身兼醫者,他們以醫療走進部落,也以福音撫慰心靈。如今,義守大學醫學系的學生再度踏入教會,彷彿延續著百年前醫療與教育並行的傳統。教育傳道師壹喬·法之山感動地表示:「孩子們臉上的喜悅,是最真實的見證。去年的期待,如今成為今年的滿足。」義守大學原資中心主任趙仁方則指出:「透過陪伴與互動,我們希望孩子能在醫學裡看見夢想,甚至改變未來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期盼學童將所學知識帶回家中,與父母和長輩分享,進而提升整個社區的健康意識。更重要的是,這是醫學系學生而言,也是無可取代的一堂必修課。在準備教案與引導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團隊合作與人際溝通,更在孩子專注的眼神中,看見了身為醫者的社會責任。」

四天的營隊,悄悄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醫學的夢想,知識的嚮往,以及對世界的好奇。對義守大學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夏令營,更是一種「在地深耕」的實踐。當大學生走進部落,帶來的不只是醫學課程,更是希望與連結。而當孩子們笑著說「明年還要再來」的心聲時,這份善的循環便已然展開。在瑪家鄉群山的懷抱中,醫學與教育的故事,正靜靜而深遠地延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科大校長葉玉如(科大圖片)

創校33年的科技大學計劃籌建本港第三間醫學院,並爭取現屆政府任內成立。科大校長葉玉如接受《明報》訪問時表示,成立醫學院是龐大複雜的事,目前仍在計算所需,至於能否於5年內成事,她說「盡力而為」。葉表示,構想中的醫學院定位是「醫工結合」,培訓具醫學知識之餘、亦有基本工程知識的新一代醫生,例如能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在醫學上應用科技。 

需培訓更多擁抱科技的醫生

葉玉如強調,香港未來要發展醫療科技,有別於僅具備醫學知識的傳統醫生,現需要培訓更多擁抱科技的醫生,才能吸引國際藥廠來港,推動本港臨床研究產業發展,助益經濟同時病人亦受益。

adblk5

新聘70教授 已補移民潮流失

她形容國際化是香港特點,有絕對優勢吸納國際人才,以科大為例,去年新聘70名教授,涵蓋生物醫學等不同領域,來自世界各地,已彌補近年因移民潮流失的教職員人數。

數據過河「會發生」  河套地區或成試點

對於本港去年與內地簽署「數據過河」的協議,容許內地敏感個人數據流動到本港,葉玉如透露由不同渠道了解,相信數據過河「會發生」,有可能透過試點推行,河套地區是一個選項,認為掌握愈多數據對科研愈有幫助。

 

ADVERTISEMENT

ad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哇,原來豬心長這樣喔!」為讓孩子能自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今年8月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圖說:小小醫學營提供多元的課程,核心教案「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圖/馬偕醫學大學提供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ㄧ帶領下在麥寮國小舉行,其間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本次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某一器官的構造、運作。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的健康。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互傳媒/記者 張文琦/澎湖 報導】臺北醫學大學楓杏社會醫療暨醫學知識推廣服務隊自本(7)月19日起,在澎湖展開為期19天的義診與醫學知識推廣服務。今(24)日,服務隊於湖西鄉紅羅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授服典禮,澎湖縣長陳光復親自出席,親手為服務隊成員穿上象徵使命的楓杏服務上衣,不僅祝福此次活動順利成功,也見證同學們的成長,並期勉大家秉持為民服務的初心,持續精進專業、發揮愛心,讓醫療照護深入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陳光復代表全體鄉親,頒發感謝狀給北醫醫療團隊,由服務隊大隊長黃鈵棋代表接受。他感謝團隊連續15年來走遍澎湖各離島與偏鄉地區進行義診,為居民帶來溫暖與關懷。他表示,透過義診與醫學研習營,不僅讓鄉親獲得貼心的醫療服務,也種下孩子們對醫學領域的興趣與啟發,意義非凡。

陳光復表示,離島澎湖醫療資源雖不及臺灣,但縣府持續努力完善在地醫療環境,包括成功爭取設立放射腫瘤中心、公費醫師培育、導入AI遠距看診、與大醫院合作推動早期療育服務、提供澎湖鄉親癌症轉診綠色通道等,減少民眾往返臺灣就醫的壓力與不便。

本次醫療團隊於7月24日至28日及8月2日至4日深入澎湖各村義診及家庭訪視,提供簡單的健康檢查(如身高、體重、腰臀圍、血糖及尿酸等)及進階檢測(如超音波及心電圖等),並由專科醫師進行家醫科、牙科及眼科診療。

團隊這次也舉辦了國中生物醫學研習營(文光國中)、國小醫學研習營(中正國小)及醫學體驗營(馬公國小、湖西國小及西溪國小),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培養學生對醫學的興趣與基礎認識,讓醫學知識向下扎根,厚植未來社會的健康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為讓孩子從小開始認識醫學、學習醫療知識,馬偕醫學大學每年暑假舉辦的「馬偕小小醫學營」,12至15日在雲林麥寮國小舉行,吸引近70位升4到6年級學生參與,並有34位馬偕醫學院的學生擔任輔導,課程包括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讓孩子動手操作,深入了解人體構造與運作,小朋友們直呼很有趣。馬偕醫學大學表示,除了增加孩子醫學常識外,也期待讓大學生們培養人際溝通及服務精神。

今年醫學營在馬偕醫學大學校長葉宏帶領下,即使遇颱風接近依舊如期舉行,展現師生對在地教育的堅持。馬偕醫學大學主任邱美妙表示,今年醫學營提供多元課程,教案與活動設計醫學、護理、聽力、語言、視光及醫檢等基礎的知識,主要課程有「豬心解剖」與「認識骨頭」,希望能動手操作及多認識身體器官,希望能讓孩子深入了解器官的構造、運作。

cnews124250818a03

另外,還有手語與聾人文化教案引導小朋友了解聾人文化,並學習尊重和與聽障、聾人朋友相處,還有「你不知道的eye」介紹眼睛構造與疾病,「人體萬花筒」探索大腦、胃部、肺臟等器官,並結合運動會活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營隊不僅啟發孩子的醫學興趣,也讓大學生輔導員在教案設計與團隊合作中成長,培養人際溝通與服務社會的能力。

馬偕醫學大學表示,希望小朋友們學習基本醫學知識後,能培養正確的衛生觀念,打造健康的生活,也期許每一位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玩得開心盡興,回家也能把所學到醫療知識傳遞給家裡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讓在地的鄉親也能一起改變生活與衛生習慣,讓身體更加健康。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好市多攜手萬事達卡 刷Costco富邦聯名卡抽東京馬拉松2026參賽資格

毛爸毛媽福音!好市多攜富邦產險推黑鑽會員寵物專屬保障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小醫學營上課了 馬偕醫大號召小小醫生們吸收新知 | 蕃新聞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