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醫療場景行銷(Point-of-Care Marketing,簡稱 POC 行銷)正迅速崛起,成為製藥和醫療保健產業的新寵兒。Doceree 作為此領域的領先者,其策略和技術應用值得深入探討。本文將深入分析 Doceree 如何有效運用 POC 行銷,並探討其對醫療產業的影響。

醫療場景行銷:精準觸達的利器

傳統的醫療行銷方式,例如印刷廣告、電視廣告等,往往成本高昂且觸及率有限。POC 行銷則突破了這些限制,它將行銷資訊直接傳遞給醫生和患者,在他們最需要資訊的時刻和地點提供協助。這種精準觸達的方式,不僅能提高行銷效率,更能提升患者的醫療體驗。

Doceree 正是看準了 POC 行銷的巨大潛力,其平台利用數據分析和程式化廣告技術,將醫療資訊精準地投放到電子病歷系統、患者入口網站、遠距醫療平台等醫療場景中。醫生在診斷過程中可以即時獲取最新的藥物資訊和治療方案,而患者也能在就醫過程中獲得更全面的疾病知識和健康管理建議。

Doceree 的策略與技術:數據驅動的精準行銷

Doceree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數據驅動的精準行銷策略。他們透過收集和分析大量的醫療數據,例如醫生專業領域、患者疾病類型、地理位置等,建立起精細的用戶畫像。基於這些畫像,Doceree 可以將最相關的醫療資訊推送給目標受眾,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行銷。

除了數據分析,Doceree 也積極應用程式化廣告技術,自動化地優化廣告投放策略。這不僅能提高行銷效率,還能降低行銷成本。此外,Doceree 的平台也提供實時數據監控和分析功能,讓醫療保健公司可以隨時掌握行銷活動的效果,並根據數據反饋調整策略。

Doceree 的影響:重塑醫療行銷格局

Doceree 的創新模式正在重塑醫療行銷格局。其精準的觸達方式和數據驅動的策略,不僅提高了行銷效率,也為醫生和患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益處。醫生可以更便捷地獲取最新的醫療資訊,提升診療水平;患者則可以獲得更個性化的醫療服務,提升治療效果。

此外,Doceree 的平台也促進了醫療產業的數位化轉型。透過與電子病歷系統、遠距醫療平台等數位醫療工具的整合,Doceree 正在構建一個更加高效、便捷的醫療生態系統。

未來展望:POC 行銷的無限可能

隨著數位醫療的快速發展,POC 行銷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闊。未來,我們可以預見更多創新的 POC 行銷模式出現,例如基於人工智慧的個性化醫療資訊推薦、基於虛擬實境的疾病教育和治療方案演示等。

Doceree 作為 POC 行銷領域的先驅,將繼續引領行業發展。他們正在積極探索新的技術和應用場景,例如將 POC 行銷拓展到更多醫療場景,例如藥局、診所等;開發更精準的用戶畫像模型,提升行銷效果;以及與更多醫療保健公司合作,共同推動 POC 行銷的發展。

我的觀點:POC 行銷的未來充滿希望

我認為,POC 行銷是醫療行銷的未來趨勢。它能有效解決傳統醫療行銷的痛點,並為醫生和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Doceree 的成功經驗證明了 POC 行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為其他醫療保健公司提供了借鑒。

然而,POC 行銷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數據隱私保護、行銷倫理等。醫療保健公司在運用 POC 行銷時,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範,確保患者的隱私和安全。

總體而言,POC 行銷的未來充滿希望。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成熟,POC 行銷將在醫療產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為醫生、患者和醫療保健公司帶來更多價值。Doceree 的持續創新和發展,將進一步推動 POC 行銷的普及和應用,為構建更美好的醫療未來貢獻力量。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August 29,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8/29 11:43(8/29 11:56 更新)



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29日出席馬偕醫院「你的心,分秒必爭:心臟科醫師教你的事」新書發表會,並在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談及自己未來去向。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攝 114年8月29日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9日電)內閣改組,衛福部長邱泰源將離任。他今天表示,相信石崇良做衛福部長會做得非常好,自己離任後則將回歸台大醫院看病與教學,並與醫界共同思考如何讓年輕醫師有更好工作環境。

內閣異動底定,新任內閣團隊成員將於9月1日起陸續交接,邱泰源將卸任衛生福利部長,由原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

對於自己未來去向,邱泰源今天出席馬偕醫院「你的心,分秒必爭:心臟科醫師教你的事」新書發表會,並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自己將與剛卸任立委時一樣,回歸台大醫院做「醫療志工」,看看病人、教教學,跟醫界老朋友共同思考,如何讓年輕醫師有更好的工作環境、照顧人民健康,「這才是重要的」。

「不論在哪個崗位,每天都把它做好」,邱泰源說,自己在衛福部時,除持續用優質團隊進行既有工作外,最希望的就是達成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的國家願景,目前已規劃11項重點工作,都已經啟動,相信未來在石崇良的領導下,會做得更好。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邱泰源也說,已經啟動的「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對醫療體系改善、醫療品質提升,也將有深遠影響,希望全國各醫療院所能跟衛福部一起,繼續完成這項使命。

對於新任部長石崇良,邱泰源表示,自己與他曾一起在台大醫院工作過,是幾十年來的好朋友,也一直是很好的工作夥伴,非常感謝他在過去自己擔任部長的這1年多裡,在健保方面攜手做出相當不錯的突破與成果;石崇良經歷豐富、行政歷練也非常完整,相信以他的能力和經歷,會做得非常好。(編輯:林恕暉)11408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俄羅斯正召集患上愛滋病的烏克蘭平民加入軍隊。圖為攻擊俄羅斯的烏克蘭士兵。(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俄烏戰爭陷入膠著,如今傳出俄羅斯總統普欽正積極從佔領區招募感染愛滋病、肝炎、梅毒和其他疾病的烏克蘭平民,以充實他的「戰爭機器」。據悉,招募廣告中承諾為病人提供醫療,但他們入伍後卻幾乎沒獲得任何幫助,反倒像炮灰一樣被派往前線。 疫病蔓延占領區 俄限制醫療逼平民投降

《紐約郵報》報導,卡內基政治研究報告指出,自從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軍的愛滋病感染數量激增。戰爭第一年感染數量增加了13倍,到2023年底更是暴增了20倍。雖然許多病例來自俄羅斯本土,但普欽似乎也在被占領的烏克蘭地區限制醫療資源,以此施壓病情嚴重的平民,逼迫他們投降並加入俄軍。

而在烏克蘭戰火激烈的頓涅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 ,愛滋病和肝炎疫情已接近流行病級別,但俄方僅允許持俄羅斯護照者獲得醫療服務,並利用此策略強迫烏克蘭平民屈服於俄羅斯統治。

醫療承諾未兌現

根據《基輔獨立報》報導,俄軍在占領區的徵兵中心張貼標語:「這是你的最後機會」,並特別針對愛滋病患者進行招募。然而,普欽顯然並無意兌現治療承諾。據稱,一旦烏克蘭人登記入伍,他們得到的醫療幾乎為零,且迅速被派往前線攻擊部隊,死亡風險極高。

東部人權組織負責人亞斯特雷博娃(Vira Yastrebova)表示,俄方根本不想治療病患,也不打算阻止疾病擴散。她認為,俄羅斯在占領區處理傳染病的策略之一,就是直接把病患推向戰場。

烏克蘭愛滋病非營利組織「100%生命」的法律顧問雅科維茨(Iryna Yakovets)則形容,這些士兵被當作「炮灰和武器」,因為感染愛滋,在俄羅斯眼中已經沒有作為人的價值,所以被派往戰場。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一週天氣預報》全台天氣變化、未來氣溫及降雨機率一次看

2025演唱會資訊》TWICE、BLACKPINK、SJ、ZB1!台灣演唱會時間表總整理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路迦憑藉適用於實體癌症應用的免疫「LuLym-T細胞治療技術」的領先佈局,有望為公司的臨床推進開啟黃金時代,挹注未來營運成長動能。(圖/翻攝自路迦生醫官網)

 

台灣免疫細胞療法先行者,路迦生醫(6814) 隨著近期台灣政府預估2026年全民健保總支出將逼近新台幣1兆元,以及《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再生醫療雙法)預計於2026年正式上路,路迦憑藉適用於實體癌症應用的免疫「LuLym-T細胞治療技術」的領先佈局,有望為公司的臨床推進與商業化開啟黃金時代,挹注未來營運成長動能強勁。

根據近期政府釋出的訊息來看,全民健康保險法明訂實施總額支付制度,每年協定下年度醫療給付總額,2025年全民健康保險總額預算,核定新台幣9,286.248億元,成長率5.5%,為歷年成長金額最高的1年,假設2026年若同樣以5.5%成長估算,可達約9,800億元,再加上政府公務預算挹注的181億元、癌症新藥基金預計從50億元擴增至100億元,健保整體執行預算將邁向兆元!凸顯再生醫療療程與技術,獲納入給付範圍的可能性與日俱增,創造細胞治療等高價值治療領域相關企業迎來重大發展契機。

《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已於2024年6月三讀通過,並計於2026年正式施行,這兩部法律建立了專門的管理制度,讓細胞治療和相關製劑有更清楚的合法管道。新的制度規定,若再生醫療製劑已經完成二期臨床試驗,並確認具備安全性和初步療效,主管機關可以給予「有條件的許可」,讓病人能夠更早用到新的治療。此外,主管機關的草案也提出,除了傳統臨床試驗數據之外,還可以利用「真實世界資料」(例如病歷、健保資料庫)來驗證治療的安全性與效果,並納入病人自身的治療經驗作為參考。這代表未來的審查不只看實驗數據,也會考慮病人在實際生活中的治療結果與需求。

路迦已率先卡位,旗下專利細胞治療技術「LuLym-T®」已具備肝癌預防復發的美國FDA孤兒藥資格(ODD)與IND核准、台灣TFDA的二期臨床試驗推進上的斬獲,其已與台灣13家醫學中心與大型醫院合作,同時擁有符合國際標準的GTP製程認證廠房。目前最新進度已達完成前期收案階段,也在開發頭頸癌等多期臨床案,成爲台灣少數進入收案階段的細胞療法孤兒藥之一,亦為台灣肝癌細胞免疫療法最具國際潛力的臨床案,深厚的臨床數據基礎與製程能量,更是其在雙法上路後有望率先進入商業化階段,並積極爭取健保給付資格。

近期公司在「LuLym-T®」技術,「施用活化T淋巴球(ALT)對於根除性治療後肝癌病人預防復發之安全性與有效性評估」二期臨床試驗,已正式獲得台灣TFDA所屬藥品審查中心(CDE)評選列為「中心指標案件」,正式展開臨床試驗輔導機制,加速新藥開發!目前所完成的二期臨床收案階段,已經由CRO公司完成期中報告,出來的結果數據符合預期的成果目標,可見在全球邁向「癌後健康管理」時代之際,路迦以先行者姿態,再度證明路迦的LuLym-T®技術細胞新藥研發的技術創新性、臨床價值與法規挑戰性等競爭實力皆受高度肯定。

隨著法規逐步開放與健保支出高速成長,具備國際認證與臨床推動能力的路迦正站上再生醫療黃金發展期的啟航點,2026年將成為細胞療法商轉關鍵年。路迦將憑藉已展開的二期臨床試驗、GTP製程與FDA孤兒藥等相關定位,加上具備從政策、醫院到健保給付完整商業閉環的領先條件,有望成為台灣生醫版圖中,最具戰略價值的細胞療法新興領航者。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醫療更準、藥更對、錢更花在刀口上,關鍵不是口號,而是把數據(Data)、演算法(Algorithms)與算力(Computing Power)三把利器磨到鋒利,再用在地人群的真實證據把醫療決策「校準」到更精確的尺度。台灣如何從被動跟隨,搖身一變以「主權模型(Sovereign Model)」主導的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生態,本篇以兩場在 2025 年 8 月 25 日「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 2025)」的主題演講為骨幹,試圖從政策、科學到臨床連成一條龍的改革路線圖。

成大校長沈孟儒、史丹佛所長吳慶明:台灣在「AI 自主」與新藥開發的關鍵一役(截自 BTC 會議直播)

AI 「自主」或「殖民地」:用本土人群資料分析,更「精準」貼近在地「體質」

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於會中開宗明義拋出命題:「AI 自主大國?AI 殖民地?」答案不在口號,而在演算法專屬(台灣)健康大數據高速算力三要素的自我整合,最後匯聚成符合本土語境與法規的主權模型(Sovereign Model)旨在用台灣數據、解台灣問題,拒做他人資料與模型的附庸。他指出,台灣擁有完整而高品質的健保資料庫(NHI database),搭配半導體優勢強化國家級算力,是精準健康 AI 的天然起跑點。希望這是「以台灣為本」的產業戰略,而非「幫別人驗證、自己買單」的 AI 殖民地路徑。

為何這麼急?答案在醫療經濟。他以降脂藥為例,揭示全球市場:史他汀(Statins)年規模約 140 億美元、PCSK9 抑制劑與 NPC1L1 抑制劑各逾 10 億美元;若僅沿用他人研究找到的靶點,終究只能在價值鏈下游承擔高藥價與支付壓力。他以 PrimateAI-3D 的研究為例:此模型在 UK Biobank 上重現既有降膽固醇藥物的所有靶點,並將與脂質代謝相關的 48 個基因依影響力排序,其中 PCSK9 名列前茅、HMGCR(史他汀作用靶點)則居中,說明靶點—療效具有人群差異的本質。重點不是平移研究成果,而是要用本土人群資料重算一遍,才能稱得上「精準」。

新加坡 NPM 的成功模板,台灣 TPMI 是訓練本地模型的絕佳基礎

如果台灣要把「預防醫學」落地,可以參考新加坡的國家精準醫療National Precision Medicine, NPM)三階段發展計劃:2017–2021 年先做 >1 萬人 WGS 資料以建立基礎,2021–2024 年擴至 10 萬人並導入臨床,其後以 100 萬人為目標,朝向全球「輸出」研究成果。更關鍵的是第一期就交出四個重要指標:3.4% 國民帶遺傳病風險、27% 帶會使至少一種藥物出現威脅生命副作用的變異、0.5% 亞洲伴侶屬高風險隱性病帶因配對,且 27% 嚴重隱性病基因被現行帶因篩檢漏掉——有效把醫療「從被動治療拉回主動預防」。

台灣則以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累積近 50 萬人的基因型資料量能,並自詡「全球最大非歐洲人種研究族群」以及「486,956 名漢族人群的遺傳與臨床數據」,為亞洲人群的臨床決策建立關鍵參照座標。配合次世代定序(NGS)成本自 2007 年後指數式下滑、已低於千美元的結構變化,「以人群為本」的預防醫學得以規模化、常態化,醫療模式因此從抓病轉為抓風險資料變便宜、樣本變巨大、AI 變聰明,也為「以台灣數據訓練台灣的主權模型」的理念日漸成形。

iPSC、CRISPR 與 NAMs 接軌監管,設立以人為本的新藥開發路徑

史丹佛心血管研究所所長吳慶明在「AI, Genomics, and Stem Cells for Drug Discovery」演講中,用一條「病人→細胞→機制→藥物」的路徑把未來研發清楚具體化。他的團隊以患者 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s)分化的內皮細胞(iPSC-ECs)重建「碟中疾病」,找出KLF2保護性基因下調的致病機制,再從 FDA 藥物庫篩出洛伐他汀(Lovastatin),並回頭對同一名患者驗證血管功能改善——這不只是老藥新用(Drug Repurposing),更是個人化藥物發現的即時演示。從真實病人出發、在人類細胞上建模與試藥,再回到同一病人做功能評估,變因少、預測準、轉譯快,可謂以人為中心的新藥學。

這條新路徑之所以可以「加速且符合正當性」,是因為法規與臨床發展齊頭並進。《FDA Modernization Act 2.0》鬆綁「IND 前必做動物試驗」的要求,承認「替代性試驗平台(Alternative Testing Platforms)」的合規性;此外 NIH 亦在 2025/4/29 宣布將優先資助「以人類為基礎的研究技術(Human-based Research Technologies)」,點名類器官(Organoids)、組織晶片(Tissue Chips)與計算模型(Computational Models),並設立 ORIVA 以制度化推進。另一方面,CRISPR 在 2023 年 12 月 8 日由 Casgevy 首度取得 FDA 核准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Sickle Cell Disease),宣告基因編輯藥物時代正式登場,為 NAMs 體系提供臨床級的成功範本。政策開門科學到位臨床見效——這是一條已在國際加速成形的主航道,而非旁門左道。

回到會場的語境,主持人點出台灣「半導體與醫療系統領先、AI 發展模式加速產業創新與驗證」;沈孟儒則用棒球運動凸顯「毫秒級判斷」的重要——投手丘到本壘 18.44 公尺、球速 140–150 km/h,打者真正容許的誤差僅約 7 毫秒;醫療決策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基因變異、一個影像指標、一個代謝曲線,就是擊中的那個「甜蜜點」。因此,他主張以 L3 腰椎斷層自動分割核心肌群、把肌肉量與品質數位化,並以「三秒回傳」的臨床可用標準穿針引線;從球員訓練到代謝風險一網打盡,才能把「被動治療」翻轉為「主動預防」。道理很白話:看見得更早、計算得更準、行動得更快,醫療才會更有效、更人性。

成為 AI 自主大國不是把模型堆更大,而是把台灣族群真實世界證據落地

答案其實已在兩場演講中浮現:其一,以 TPMI 與健保資料為核心,建構本土專屬健康大數據—演算法—算力循環,產出可審核、可重複、可擴散的主權模型。其二,在藥物開發端擁抱 NAMs,以 iPSC / Organoid / Tissue-Chip+AI 驅動的「碟中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 in a Dish)」為骨架連結 FDA/NIH 的新規範與資助邏輯,加速從標的發現先導化合物、乃至老藥新用的轉譯路徑。其三,以新加坡 NPM 作為執行計劃的對照組——將人數、期程、臨床產業的串接用一張藍圖說清楚、做到底。成為 AI 自主大國不是把模型堆更大,而是把台灣人群的真實世界證據(RWE)變成會學習、能落地、可計算的國家能力。當 7 毫秒的醫療判斷與 3 秒的臨床回饋成為日常,當 486,956 份在地資料與數十萬人 WGS 常態化輸入模型,主權精準健康就不是願景,而是制度、是產業、更是全民共享的健康紅利。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熱血人回娘家!臺南郵局辦理「捐熱血 郵愛心」公益活動。〈圖/記者翻攝-下同〉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

臺南郵局主動參與社會公益,與財團法人台灣郵政協會、台南捐血中心、臺疆祖廟大觀音亭合作,8月26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於大觀音亭廟前廣場,舉辦「114年第3季捐血活動」,並寄發近600張明信片給熱情捐血人回娘家,期望能帶動民眾捐血意願,解除因風災災情造成醫療用血庫存量不足的危機。

本局陳美華副局長今日亦率領行政同仁、郵務稽查等,一齊拉布條喊口號「捐熱血 郵愛心」呼應捐血活動,也親自挽袖捐血。凡捐血者贈送50元超商商品卡一張及臺南郵局提供之郵政商城i郵購大禮包,內含洗潔精及食品卡力卡力一桶,吸引前來捐血民眾排隊絡繹不絕。

臺南郵局梁麗妍局長表示:捐血有愛,你我都在。捐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管阻塞機會。只要是年滿17歲的成年人,體重符合標準,即可每兩個月捐血250C.C.一次,一年最多可以捐四次。本局會持續投入公益,站在第一線給民眾溫暖關懷的公益形象。


#臺南郵局,捐熱血郵愛心,梁麗妍局長,大觀音亭捐血,熱血人回娘家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AI科技發展下,數據及數位科技驅動的健康革命已經到來,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指出,AI可以運用在診斷、治療、預後、預防等醫療照顧,但目前面臨數據壁壘、法規未與時俱進、產業零散、人才斷層4大困境,呼籲從修法做起,建議成立「數位健康署」,強化醫療創新。


2025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今起接連三天舉行,聚焦AI與生醫產業結合議題。今下午第三場會議由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主持,邀請台大醫學院院長、BTC委員吳明賢,與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以「打造台灣生醫創新與永續生態系的挑戰與機會」、健康台灣政策發表演講。






吳明賢指出,台灣於生醫創新擁有核心優勢,分別為醫療軟實力、科技硬實力、完整健保資料庫、樞紐位置及語言優勢。但仍有四大困境,首先是「數據壁壘」,因院際資計系統標準不一,健保資料與臨床真實世界數據串聯困難,形成數據孤島,阻礙深度研發;其次是「法規窒礙」,現行法規對數據二次利用規範保守且定義模糊,未能與時俱進,如個資法等。


以法規來說,吳明賢指出,以美國與台灣為例,美國法律是「規定不能做的不能做、沒規定的都可以」,我國則是「規定可以才能執行」,出於防避心態,對於「創新」沒有幫助,因此,法律應該與時俱進。


第三是「產業零散」,廠商多專注於單點技術或硬體代工,缺乏系統整合與國際市場拓展能力,難以形成台灣品牌的整體解決方案;第四「人才斷層」,臨床醫學與資通訊科技領域間存有巨大鴻溝,極度缺乏能轉譯雙邊需求的橋樑型、跨領域高階人才。


吳明賢建議成立數位健康署,透過專門機關才可能推動改革策略,包括應完備法治基礎,研修「全民健康保險法」、增訂「健康數據公益應用與產業促進專章」,釋放公益應用價值。


接著,推動次世代醫療資訊基盤,打破樹問壁壘,這點衛福部資訊處已著手進行,確立FHIR為我國醫療資訊交換的唯一國家標準。吳明賢說,應將FHIR導入進程納入醫院評鑑、健保給付指標,並成立醫療資訊系統轉型補助基金,輔導院所導入雲端化資訊系統。


最後,建立可信賴的資料運用框架,研修「個人資料保護法」、研議制定「生醫數據應用管理條例」,明確界定「假名化」的法律地位,並引入資料信託法律概念,同時應由行政院層級主導,成立「國家健康數據局」扮演資料銀行角色,建構隱私強化技術基盤。


吳明賢說,台灣生醫科技產業技術領先固然重要,但制度與法規革新才是決定國家競爭力根本,健全健保治理、統一資訊基盤、建立數據信託缺一不可。法規完備、數據暢流、創新活絡的生醫科技生態系,不僅守護台灣民眾健康,更有機會成為經濟持續成長的第二座護國神山。

嘉義廢光電板還在清 彭啓明:再拖將接手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光電設施,至今已逾一個半月,嘉義縣新庄滯洪池周邊防汛道路仍堆疊大量太陽能板,清運進度緩慢。儘管環境部開…

陳奇祿故居文資再審 壓倒性票數否決

台大附近溫州街52巷有許多日治時期官舍,近年推都更,因催生文資法的首任文建會主委陳奇祿曾住7號長達18年,文資團體再提5…

錯誤能源政策不改 還要剝人民幾次皮

政府緊抱「非核家園」神主牌,放著便宜的核電不用,已讓台電的財務狀況面臨極為沉重的壓力,而力推再生能源,為求達標便宜行事的…

歷史上的今天/1966年防腦炎病媒蚊擴散 北市空中噴藥

1966年8月26日,台北市衛生局在松山區、建成區上空執行空中噴灑殺蟲劑的工作,以防止流行性腦炎擴散。空中噴灑殺蟲劑由兩架PT-17式雙座教練機執行,這兩架飛機在當日上午曾一度起飛,但因風力大強,不適宜進行噴酒工作,隨即返回地面。噴灑工作於下午風力減低後繼續進行,兩架飛機的飛行高度約200公尺至250公尺,至晚上6時完成任務。

生醫科技創新遇4大困境 吳明賢籲成立「數位健康署」改革

AI科技發展下,數據及數位科技驅動的健康革命已經到來,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指出,AI可以運用在診斷、治療、預後、預防等醫…

馬英九「大九學堂」搭橋 譜出「漂洋過海來看你」真實劇情

前總統馬英九「大九學堂」為兩岸青年「搭橋」互訪交流已進入6年,成果豐碩。據了解,除了兩岸青年相互學習互動已看到成效,2、3年前曾有一段美麗的邂逅,女陸生以交換生名義漂洋過海到台灣看心儀的台灣男大生。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