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頭皮養護 網路分享


台美科學家揭開頭髮生長的分子機制;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記者陳成良/綜合報導〕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由台灣大學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學者攜手合作的最新研究指出,治療禿頭的關鍵可能在於調控一個分子「開關」,這項發現為開發更有效的禿頭療法帶來了新的希望。相關研究成果已刊載於《英國皮膚病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研究人員回顧了人類頭頂毛髮的生物學和社會演化歷程,並提出一個新穎的理論,指出人類能長出長長頭髮的能力,可能基於一個古老的分子機制。該機制在人類演化史中長期處於「休眠」狀態,直到某些環境和生理條件的出現,才被「啟動」。

賓州州立大學人類學榮譽退休教授賈布隆斯基(Nina Jablonski)表示:「人類的頭髮,其長度、形狀、顏色和掉髮,都在社會溝通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傳達了我們的血統、年齡、健康狀況、性成熟度和社會地位等訊息。然而,儘管頭髮如此重要,我們對這項人類皮膚特徵的起源和調控機制,卻知之甚少。」

賈布隆斯基教授先前的研究顯示,緊密捲曲的長髮能有效遮擋陽光,降低因流汗過多造成的脫水風險。研究團隊據此推測,長髮最初可能是為了保護早期人類祖先免受非洲赤道地區的強烈日曬與高溫,後來才發展出社會文化意義。賈布隆斯基表示:「又長又捲的頭髮是一種關鍵適應,讓我們的祖先能在炎熱、開闊的環境中生存,不僅減少熱暴露,還能保持水分與電解質平衡。」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系主任、台大組織工程與再生實驗室主任林頌然指出:「雖然長出長長頭髮在哺乳動物中並不常見,但例如雄獅、紅毛猩猩,甚至已經滅絕的長毛象也都能長出非常長的毛髮,儘管原因各不相同。這些例子告訴我們,長出非常長毛髮的分子機制一直存在,只是經常處於『沉寂』狀態。當人類祖先演化出長出極長頭髮的能力時,很可能是透過微調幾個基因『喚醒』了這個休眠的分子機制,而非演化出一套全新的機制。」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發育與細胞生物學教授普利克斯(Maksim Plikus)強調:「瞭解人類頭皮毛囊如何正常長出非常長的頭髮,將有助於我們為更有效的禿頭療法,找到新的分子標靶。這項發現可望為全球數百萬受掉髮所苦的人們,帶來改善生活品質的契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患者經過半年中藥調理體質並搭配針灸療法促進頭皮氣血循環,毛髮逐漸恢復生長,改善落髮情況。(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一般圓形禿中醫俗稱「鬼剃頭」,是一種常見的自體免疫性落髮疾病。研究顯示,圓禿的發生可能與免疫系統異常、心理壓力、荷爾蒙變化及遺傳因素相關,病程不定,有些患者能自然恢復,部分患者需透過適當治療促進毛髮再生。

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林煥欽說明,一名正值青春期的女學生,不明原因出現的嚴重落髮困擾,原本茂密的頭髮出現多塊光禿區域,情緒低落,自信心嚴重受損。家人帶她求診於多家醫療機構,抽血檢查與中西醫診斷,未發現明顯異常,嘗試許多治療或外用生髮產品,效果不理想。

經診斷後,認為落髮情形疑似與氣血不足、肝腎陰虛有關,開立中藥調理體質,搭配針灸療法以促進頭皮氣血循環。透過半年的耐心調養,毛髮逐漸恢復生長,落髮情況顯著改善,髮量雖有減少但機本上都已長好,重拾自信並能快樂學習。

除了急性圓禿患者,長期病患也可能面臨持續性落髮的困擾。

林煥欽表示,有一名中風的患者,頭頂幾乎光禿無髮,多年來嘗試多種治療,效果不甚顯著。診斷後認為落髮現象亦可能與氣血循環不佳有關。治療中風同時另加以頭皮針予以輔助治療,透過刺激頭皮特定穴位,活絡氣血循環,幫助毛囊重新獲取養分。經過數個月的治療,患者光禿的頭皮開始長出細密新髮,這一變化病患驚喜不已,重新燃起對生髮的希望。

林煥欽指出,中醫認為與肝腎陰虛、氣血不足、脾胃失調等因素皆有一定的相關性。現代生活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等各種問題,容易導致身體內部新陳代謝失調,影響毛囊健康,造成落髮現象。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外泌體產品說明會 一起開創肌膚與生髮的未來
商傳媒|記者蔡麗美/台北報導

在生技美容蓬勃發展的趨勢下,艾克森國際有限公司於2月19日(星期三晚上)精心舉辦了一場外泌體產品說明會。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美容業者及想要了解美麗秘密的嘉賓,共同探討及了解外泌體技術的最新應用與市場前景。

此次說明會主題是針對 陞醫生技研發「生化脈衝外泌體」產品,陞醫生技擁有符合GMP標準的研發製造實驗室。

現場將透過專業講座,說明如何協助美容業者帶來客流量,不需要花錢、不需要培訓、不需要人力,歡迎美容美甲業者、按摩業者、瘦身業者參與評估。

艾克森國際誠摯邀請美業業者參加外泌體產品說明會,探索這項前所未有的創新科技如何改變醫美和生髮市場!

此次說明會亮點,在科學原理方面深入解釋外泌體的來源、機制及其在細胞修復與再生中的重要性,並展示外泌體產品在臨床中的使用,說明其對皮膚和頭皮的益處,解答效果持久性及安全性相關問題。從市場商機來看,了解這項技術如何成為美容店家和個人用戶的獲利利器,並探索未來的商業潛力。而現場展示高壓氣槍的操作方法,見證外泌體產品的簡便與高效。

對美容業者而言,此次活動提供了拓展新服務項目的機會,並提升客戶體驗,擴展收益來源。而對於個人使用者來說,追求更高效、更舒適的肌膚和頭皮修復選擇,實現全面護理。

該此說明會名額有限,請提前預約,報名資訊:https://forms.gle/DF9yn8EvpxJ3AAYR9


外泌體產品說明會 一起開創肌膚與生髮的未來外泌體產品說明會 一起開創肌膚與生髮的未來 

作者資訊

商傳媒商傳媒

商傳媒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最新研究指出,一種人體自然存在的糖分「去氧核糖」,在動物實驗中展現生髮潛力,未來或可望成為禿頭治療新契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科學家或許找到了對抗雄性禿(male pattern baldness)的終極解方,而驚人的是,它就藏在我們體內。根據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人體內自然存在的糖分,在小鼠實驗中展現出與主流生髮藥物相當的毛髮再生效果。

雄性禿,又稱遺傳性禿頭或雄激素性脫髮(androgenetic alopecia),是全球最常見的脫髮原因,影響高達40%的人口。目前僅有2種獲FDA核准的藥物可用於治療,因此任何新的突破都備受期待。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團隊,最初是為了研究1種名為「去氧核糖」(2-deoxy-D-ribose)的糖分加速傷口癒合的能力,卻意外觀察到,接受治療的小鼠毛髮再生速度異常地快。

於是,團隊將研究轉向,將去氧核糖製成凝膠,塗抹在禿頭的雄性小鼠身上,並與主流生髮藥物米諾地爾(minoxidil,落建的活性成分)進行對照。

結果顯示,在幾週內,去氧核糖凝膠與米諾地爾促進了相似程度的毛髮再生(約80%至90%)。這項發表於《藥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的研究,雖然尚未完全釐清其確切機制,但科學家推測,可能與其能增加毛囊血液供應有關。

研究團隊坦言,此研究仍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能否在人體上複製相同效果仍是未知數。但團隊總結道,若能成功,這項發現將為這個影響無數人自信的普遍問題,提供一種全新的、可能更便宜的治療途徑。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高三女生疑課業壓力太大「鬼剃頭」,頭髮狂掉、嚴重禿頭。(林煥欽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1名正值青春期的高三女學生,不知何因出現的嚴重落髮困擾,原本茂密的頭髮出現一塊塊光禿區域,致其情緒低落,自信心嚴重受創。

家人帶她到多家醫療機構治療,經抽血檢查與中西醫診斷,並未發現明顯異常,經治療或外用生髮產品,效果皆不理想。求治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林煥欽後,林煥欽診斷出其落髮與氣血不足、肝腎陰虛有關。隨後開立中藥調理體質,並搭配針灸療法促進頭皮微循環,半年後禿頭的情況明顯改善,重拾青春自信。

林煥欽表示,圓禿(Alopecia Areata),中醫俗稱「鬼剃頭」,是常見的自體免疫性落髮疾病,特徵為頭皮或身體其他部位突然出現圓形脫髮區塊。研究顯示發生圓禿與免疫系統異常、心理壓力、荷爾蒙變化及遺傳因素等相關,病程不定,有些患者能自然恢復,而部分患者則需透過適當治療促進毛髮再生。

除了急性圓禿患者,長期病患也可能面臨持續性落髮的困擾。林煥欽說,一名因中風住院的患者,頭頂幾乎光禿無髮,多年來嘗試多種治療,效果亦不甚顯著。經其診斷認為落髮亦可能與氣血循環不佳有關,在治療中風時,另加以頭皮針予以輔助治療,透過刺激頭皮特定穴位,活絡氣血循環,幫助毛囊重新獲取養分,經過數月治療,患者光禿的頭皮開始長出細密新髮,讓病患驚喜不已,重燃對生髮的希望。

林煥欽指出,中醫認為落髮與肝腎陰虛、氣血不足、脾胃失調等因素相關。現代生活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等,容易導致身體內部失衡,進而影響毛囊健康,造成落髮。中醫治療強調標本兼顧,透過內服中藥、外用草本方劑、針灸療法等方式,達到調整體質、促進毛髮再生的效果。

林煥欽表示,落髮問題影響外觀,甚至患者心理健康,但透過適當的治療與耐心調理,仍有機會恢復。中醫透過內服中藥與針灸療法,調理氣血、改善免疫、促進頭皮循環,對於疫後落髮、壓力型落髮及長期病患的毛髮恢復皆有很好效果。

林煥欽提醒民眾若遇到掉髮問題,應諮詢專業醫師,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早日找回健康濃密的秀髮與自信心。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生髮藥物或偏方,而損害毛囊健康,甚至導致皮膚過敏或其他副作用。

林煥欽強調,落髮問題不容忽視,民眾若發現異常掉髮,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避免延誤黃金恢復期。此外,應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如保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量運動,以維持頭皮健康。

高三女生經中醫及針灸治療半年,逐漸恢復生髮。(林煥欽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1名青春期女學生,因不明原因「鬼剃頭」嚴重落髮,情緒相當低落,求助多間醫療機構均未果,經衛福部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林煥欽診斷後,認為少女落髮疑與氣血不足、肝腎陰虛有關,因此開立中藥調理體質同時搭配針灸療法,最終重拾自信。

林煥欽說明,一名正值青春期的女學生,不明原因浮現嚴重落髮困擾,原本茂密的頭髮出現多塊光禿區域,使她的情緒低落,自信心嚴重受損,家人帶她求診於多家醫療機構,經抽血檢查與中西醫診斷,並未發現明顯異常,嘗試許多治療或外用生髮產品,效果皆不理想。

林煥欽診斷後,認為少女落髮情形疑似與氣血不足、肝腎陰虛有關,因此開立中藥調理體質,並搭配針灸療法以促進頭皮氣血循環。透過半年的耐心調養,她的毛髮逐漸恢復生長,落髮情況顯著改善,並表示髮量雖有減少,但基本上都已長好,讓她不僅能重拾自信,還能快樂學習。

林煥欽透露,另有一名中風的患者,頭頂幾乎光禿無髮,多年來嘗試多種治療,效果不甚顯著。經診斷後,落髮現象也可能與氣血循環不佳有關,因此在治療中風同時,另加以頭皮針予以輔助治療,透過刺激頭皮特定穴位,活絡氣血循環,幫助毛囊重新獲取養分。經過數月治療,患者光禿的頭皮開始長出細密新髮,這一變化讓病患驚喜不已,重新燃起對生髮的希望。

林煥欽指出,一般的圓禿現象,中醫俗稱「鬼剃頭」,是一種常見的自體免疫性落髮疾病,特徵為頭皮或身體其他部位突然出現圓形脫髮區塊。研究顯示,圓禿的發生可能與免疫系統異常、心理壓力、賀爾蒙變化及遺傳因素相關,病程不定,有些患者能自然恢復,而部分患者則需透過適當治療促進毛髮再生。

對於圓禿及其他類型的落髮問題,林煥欽表示,中醫認為與肝腎陰虛、氣血不足、脾胃失調等因素皆有一定的相關性。而現代生活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等各種問題,均容易導致身體內部新陳代謝失調,進而影響毛囊健康,造成落髮現象。中醫治療一般均強調標本兼顧,透過內服或外敷的中藥治療或合併針灸療法等方式,以達到調整體質、促進毛髮再生的效果。

林煥欽提醒,落髮問題不容忽視,民眾若發現異常掉髮,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以免錯過最適的治療時機。此外應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如保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量運動,以維持身體及頭髮健康。圓禿與其他落髮問題雖可能影響外觀與心理健康,但透過適當的治療與耐心調理,仍有機會恢復。

林煥欽呼籲,民眾若遇到掉髮問題,應諮詢專業醫師,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早日找回健康濃密的秀髮與自信心;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生髮藥物或偏方,以損害毛囊健康,甚至導致皮膚過敏或其他副作用。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延伸閱讀】
◆ 晚上吃薑等於吃毒藥? 中醫師:過於誇大
◆ 住戶怒控裝潢害豪宅淹水 知名中醫診所:已賠償53萬

加入華視LINE好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陸浙江一名女子因為頭髮稀疏,過量使用生髮液,導致額頭、臉頰、唇周以及手臂上的汗毛都長了出來。(圖/抖音)

大陸浙江一名女子因為頭髮稀疏,便買了「生髮神器」米諾地爾(Minoxidil)生髮水回家使用。沒想到用了半個月後,她的臉部和手臂,汗毛全部大噴發,就像一個原始人一般,讓她急得到醫院看診。

根據陸媒綜合報導,大陸浙江一名女子小侯因為飽受脫髮困擾,髮量日漸稀疏,便買了網友推薦的「生髮神器」米諾地爾(Minoxidil)生髮水回家使用。沒想到,她使用了半個月後,發現自己的髮量並沒有明顯改善,但額頭、臉頰、唇周以及手臂上的汗毛卻都長了出來,變得又粗又黑,讓她猶如原始人一般。

後來小侯急忙到當地醫院看診,經過醫生問診後,才發現原來小侯使用生髮液時常常塗抹過量。不僅如此,她在塗抹時沒有注意,藥液常常流到頭皮以外的區域,有時甚至還沒等到藥液乾透,她就倒頭睡覺,導致藥物沾染到臉部和其他部位。

醫生解釋,多毛是米諾地爾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少數人確實會出現這種現象。小侯主要是因為選用了濃度過高的米諾地爾,加上使用方法不當,導致藥物被皮膚吸收後引發了不必要的毛髮生長。

醫師也透露,會出現像小侯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對米諾地爾較為敏感,或使用方法不當造成的。停藥後2-4個月內,多餘的毛髮會逐漸脫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因此不需要太過擔心。

延伸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進行化粧品標示廣告查核。

【賴傳媒 王文吉/台中報導】隨著化粧品網購風行,部分業者為吸引消費者目光,頻以誇大或不實療效進行宣傳。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表示,去年查獲85件違規化粧品廣告,總裁罰金額達426萬元,其中一款洗髮露更因宣稱具有「改善掉髮」、「促進生長速度」等醫療效能字眼,違反《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遭市府重罰60萬元。

食安處指出,近年網購與社群行銷盛行,不少業者透過IG、LINE、蝦皮及各類網路平台自行轉售化粧品,常使用的行銷手法,包括使用前後對照圖、消費者見證影片等,甚至直接轉載廠商文案、任意引用國外研究或報告,試圖營造產品具明顯功效的印象。然而,化粧品僅供外部使用,僅可用於清潔、保養或美化,絕不得宣稱具有醫療效能。

化粧品常見不適當宣稱。

食安處說明,去年查獲案件中,以網路廣告最為普遍,占比高達87.1%(74件),其次為電視與廣播廣告占12.9%(11件)。違規商品以乳霜、面膜、洗髮精、精華液等為主,常出現「抗過敏」、「消炎修復」、「促進膠原蛋白」、「除皺除疤」等違法字詞。且部分產品雖添加中草藥成分,業者卻引用《本草綱目》內容宣稱「具殺菌、消炎、治療效果、達到醫美級效果」,嚴重誤導消費者。

食安處提到,為保護市民健康與權益,市府除持續強化各媒體平台的廣告監控外,也針對化粧品廠商與媒體業者辦理法規講習,去年度共舉辦2場,計132人次參加。課程中說明業者如何撰擬合規的廣告文案,提醒宣傳內容所引用資料必須具備客觀、公正且能證明「產品」施用於人體有效的試驗數據,不得僅以成分資料作為佐證。

食安處提醒,化粧品廣告不得含有虛偽、誇大或宣稱醫療效能等內容,違者將依法處分;若涉及虛偽、誇大者,可處4萬至20萬元罰鍰;若涉及宣稱醫療效能,則可處60萬至500萬元罰鍰。相關法規與廣告刊登例句,可至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 https://www.fda.gov.tw/ )查詢。

食安處呼籲,業者應確實瞭解法令,勿因誤信或仿效不當行銷話術觸法受罰;消費者選購化粧品時,也應認明中文標示完整、來源清楚的合法產品,避免落入誇大廣告陷阱,共同守護健康與消費安全。

本文為「記者爆料網」授權刊登,原文網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明明沒有家族禿頭史,但掉髮情況卻特別嚴重,讓人相當煩惱。對此,皮膚科醫師柯博桓示警,這可能不是壓力大或荷爾蒙出現問題,而是天天使用的「洗髮精」所致。

洗髮精中含有「防腐劑」恐會導致頭皮的屏障功能受損,而造成禿頭。(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洗髮精中含有「防腐劑」恐會導致頭皮的屏障功能受損,而造成禿頭。(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洗髮精中含有「防腐劑」恐會導致頭皮的屏障功能受損,而造成禿頭。(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柯博桓在臉書「髮柯醫師 皮膚科 柯博桓醫師|台中台北植髮專業 雄性禿 生髮推薦」發文表示,「你是否發現最近掉髮情況特別嚴重?明明沒有家族禿頭史,卻每天清晨在枕頭上、浴室地板上發現大量掉落的頭髮?這可能不是壓力或荷爾蒙的問題,而是你天天使用的洗髮精中的防腐劑在作祟」。

柯博桓指出,一般市售洗髮精中至少含有3-5種不同的防腐劑,常見的如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甲基異噻唑啉酮(MIT)、二甲醇胺(DEA)等。而這些成分能防止洗髮精變質發霉,但同時也是強力的「頭皮刺激物」,會破壞頭皮的天然微生物平衡,導致頭皮的屏障功能受損。

柯博桓表示,洗髮精防腐劑的危害往往不是立竿見影,而是通過累積效應慢慢顯現,「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使用某款洗髮精一開始感覺很好,幾個月後卻發現頭髮狀況急劇惡化」,更不幸的是,一旦毛囊受損,即使立即停用問題產品,恢復期也至少需要3-6個月。

防腐劑是已知的強過敏原,特別是MIT和甲醛釋放劑類防腐劑,當頭皮對這些物質產生過敏反應時,會引發一連串惡性循環,頭皮發炎、瘙癢,頭皮受傷後,免疫細胞湧入,釋放更多發炎因子,而這些發炎因子干擾毛囊正常生長週期,迫使頭髮提前進入脫落期,「許多人誤以為是頭皮屑問題,使用更強效的抗屑洗髮精,結果裡面含有更高濃度的防腐劑,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柯博桓提醒,這麼危險的成分卻廣泛存在於洗髮產品中可說是「產業秘密」,因為它們便宜又有效,一瓶洗髮精的防腐成本往往不到1元,卻能讓產品在各種環境下保存2-3年不變質。還有許多標榜「天然」、「溫和」的洗髮產品,為了彌補去除硫酸鹽後細菌易生長的問題,反而添加了更多隱形防腐劑。

到底該如何選擇洗髮產品?柯博桓建議,若發現自己掉髮問題嚴重,可以嘗試使用真正低防腐劑或無防腐劑的洗髮產品,別被漂亮包裝和香氣迷惑,有時最簡單的配方反而是對頭皮最友善的選擇。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網購化粧品的風氣越來越盛行,部分業者為吸引消費者目光,頻以誇大或不實療效進行宣傳。台中市食安處表示,去年查獲85件違規化粧品廣告,總裁罰金額達426萬元,其中一款洗髮露更因宣稱具有「改善掉髮」、「促進生長速度」等醫療效能字眼,違反《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遭市府重罰60萬元。另外,去年查獲的違規商品中,以乳霜、面膜、洗髮精、精華液等為主。

食安處指出,近年網購與社群行銷盛行,不少業者透過IG、LINE、蝦皮及各類網路平台自行轉售化粧品,常使用的行銷手法,包括使用前後對照圖、消費者見證影片等,甚至直接轉載廠商文案、任意引用國外研究或報告,試圖營造產品具明顯功效的印象。然而,化粧品僅供外部使用,僅可用於清潔、保養或美化,絕不得宣稱具有醫療效能。

化粧品常見不適當宣稱。圖/台中市食安處提供
化粧品常見不適當宣稱。圖/台中市食安處提供

▲ 化粧品常見不適當宣稱。圖/台中市食安處提供

去年查獲案件中,以網路廣告最為普遍,占比高達87.1%(74件),其次為電視與廣播廣告占12.9%(11件)。違規商品以乳霜、面膜、洗髮精、精華液等為主,常出現「抗過敏」、「消炎修復」、「促進膠原蛋白」、「除皺除疤」等違法字詞。且部分產品雖添加中草藥成分,業者卻引用《本草綱目》內容宣稱「具殺菌、消炎、治療效果、達到醫美級效果」,嚴重誤導消費者。

食安處提醒,化粧品廣告不得含有虛偽、誇大或宣稱醫療效能等內容,違者將依法處分;若涉及虛偽、誇大者,可處4萬至20萬元罰鍰;若涉及宣稱醫療效能,則可處60萬至500萬元罰鍰。

食安處呼籲,業者應確實瞭解法令,勿因誤信或仿效不當行銷話術觸法受罰;消費者選購化粧品時,也應認明中文標示完整、來源清楚的合法產品,避免落入誇大廣告陷阱,共同守護健康與消費安全。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延伸閱讀】
◆ 烘焙店遭爆環境髒亂、違反勞基法 中市府稽查開罰
◆ 防蘇丹紅 台中桃園基隆營養午餐禁咖哩、辣椒粉

加入華視LINE好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